【读书会】樊登读书2020.06.13《乡土中国》
推荐理由: 《乡土中国》是社会学巨擘费孝通先生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——农村的经典著作。他用通俗简洁的语言从乡村社区、文化传递、家族制度、道德观念、社会变迁等各方面剖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。其分析鞭辟入里,发人深省,为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,是解读传统中国的经典之作。 你将得到: 了解中西方社会基本结构与“差序格局” 拓展人文知识,提升文化素养 以更清醒的视角看待脚下的这片土地 作者简介: 费孝通 著名社会学家、人类学家,曾任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、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等。主要作品有《江村经济》《乡土中国》《行行重行行》等, 著作等身,影响深远。 精彩部分: 1.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。乡下人离不了泥土,因为在乡下住,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。农业和游牧业或工业不同,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。P.003 2. 以“己”为中心,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,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,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,而是像水波纹一般,一圈圈推出去:愈推愈远,也愈推愈薄。P.032 3. 现代社会里知识即是权力,因为在这种社会里生活的人要依他们的需要去作计划。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,他们不必计划,因为时间过程中,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生活方案。各人依着欲望去活动就得了。P.118 一、乡土本色 1、以农为生 “土”在乡土社会中地位崇高 世代定居,流动性小 2、聚村而居 出于小农经营对距离的要求 水利对合作的需要 聚居更容易形成保卫,更安全 土地平等继承原则,使人口在一个地方数代积累 二、文字下乡 1、乡土社会为何少用文字? 文字是双方约定意义的记号,是尚未完善的语言工具 词不一定是文,也可以是用声音说出来的符号 “面对面社群”让人与人直接接触,语言比文字更完善 三、乡土社会中的“差序格局” 1、西洋社会 社会格局像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 若干人组成一个个团体,界限分明,以此争夺权利 宗教的虔诚与信赖是道德观念的来源与支持行为规范的力量 2、乡土社会 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是“伦”,是一种有等差的次序 社会格局像石头丢在水面上形成的一圈圈同心圆波纹 一切价值以“己"为中心,向外扩张,公与私是相对而言的 "克己复礼"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 没有笼统的道德观念,私人关系网络上的每一根线上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,价值标准不能超脱于差序人伦而存在 四、男女与家族 1、团体格局 家庭是团体性的短暂社群,随儿女成人而弱化 横向关系:夫妻是家庭的主轴 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家庭凝合的力量 2、差序格局 家庭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,依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 家族在家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,是长期绵延的事业社群 纵向关系:主轴在父子、婆媳之间 两性私情貝有破坏和创造的作用,两性情感淡漠有助于社会稳定 五、法治与礼治 1、法治社会 法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,靠权力机构来推行 从外限制人:不守法所得到的惩罚是特定权力加之于个人的 法治适用于快速变迁的社会 2、礼治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,靠传统来维持 从内限制人:教化养成了个人对礼的敬畏和服膺 礼治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六、四种社会权力 1、横暴权利 发生于社会冲突的过程中 压迫性的权力是休战状态中的临时平衡,是自上而下的 统治者用暴力维持地位是为了得到经济利益 2、同意权力 发生于社会合作的过程中 权利是共同授予的,基础是社会契约 同意权力下,持有权利是为了荣誉和高薪 3、教化权力 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中,是一种教化性或爸爸式的权力 被教化者没有选择的机会,他所要学习的文化先于他而产生 长幼原则是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力,在乡土社会中便是如此 4、时势权力 发生于激烈的社会变迁中,旧有的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的环境时 新旧交替之际,“文化英雄"组织和支配跟从他的群众,因此发生了权力 现代社会里人们需要从知识里得到权力,这指的是时势权力 七、从欲望到需要 1、欲望 乡土社会中人们靠欲望行事 欲望是文化事实,即人造下来教人这样想 欲望经文化陶治可以作为行为的指导,使个人欲望符合人类生存条件 2、需要 现代社会中人们靠需要行事,产生计划 需要是自觉的生存条件,有别于欲望 0613乡土中国.mp3 0613乡土中国.mp4 0613乡土中国.pdf云盘下载来源:
已经过安全软件检测无毒,请您放心下载。